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1985年,也就是在《计量法》颁布实施之前,从事计量专业的工作人员由于学历、职称、水平等各个方面参差不齐(当时的现状),是没有什么准入资质“计量检定员证”的,也就是不管什么学历、职称的人都可以从事量值传递检定工作(后来对法定检定机构检定员是工人的在考试后进行了大部分转技术干部)。到了1984年,估计是为了准备我们国家第一部《计量法》的颁布实施(1986年颁布),国家标准计量局首先在全国省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员专业理论考试,试卷是铅印的,全国统考,批卷在北戴河。考试之前,没有什么培训,也没有什么针对性的复习资料,仅是对各个考试项目给出了一个大体的范围(划分一下牵扯的规程),考试、发证是一分钱不收的。考试之前的复习准备时间记得好像是三个月。当时考场纪律比较严,自己做为当年第一次参加考试人员,清楚的记得本人所在考场(教室),当场就有三人因作弊被监考人员没收考卷。考试结束后,试卷如高考试卷相同,被统一装订,加封条封存后由专人押送至北戴河,而后由国家局在国家院、分院抽调专业人员在北戴河批卷。考试结果大约有60~70%的人及格,不及格的人员在第二年(1985年)又进行了补考,有的人甚至是多次补考,还有多次补考不及格的,后来被调离了工作岗位。应该讲,当年的考试考场纪律还是相当严的,批卷过程也没有什么潜规则(人情卷),批卷人员也看不到考试人员的姓名,毕竟那个年代人们都还比较正统,搞歪门邪道的情况比较少。   

  这第一次专业理论考试结束后,也没有进行什么实际操作考核(后补的),就在1985年对考试合格人员由国家局颁发了“计量检定员证”,此证在当时应该讲做的非常高级、精致,封面是绿色丝绒,带有国徽及计量检定员证字样,内页是从事的具体计量专业项目,并盖有国家局的钢印,给人感觉好像比护照做的还要庄严、正规。后来,《计量法》及《实施细则》颁布实施之后,没有“计量检定员证”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员就只能进行具体检定而不允许出证了。再后来,也就是到了80年代末,全国从事计量检定的人员全部纳入检定员考试(包括各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及企业),国家局并将组织考试及发证的工作下放给了地方标准计量局,并出版了十数册的“全国计量检定人员考核统一试题集及答案”,国家局及各个省也搞了计量检定员考试题库,并将考试分为计量基础知识(包括误差理论等)(20分)、专业理论考试(80分)及实际操作考核(100分)共三项。再后来,又对原来的检定员证项目给以了非常不合适的所谓细分,也就是后来出现的几乎按每个国家规程来划分项目,同时还搞了考试学习班(培训班的前期称谓),包括所谓的代培。培训及考试、取证逐步形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培训及考试、取证的费用也水涨船高,逐渐由不到1百元猛涨到现在的上千多元,而学习班的培训时间则由半个多月(明文规定的时间为不少于2周),缩短为一般3~5天。应该讲,这期间的培训及考试、取证已经背离了当年的初衷,实际上也就是被大家吐槽的所谓“创收”。另外,这期间,许多潜规则,拉关系、人情证,甚至考场作弊,事先获得考题等不正常现象都频频出现了,这也就预示着“计量检定员证”已经走到了尽头,必然会被取消。         

 上面是本人做为当年全国第一次国家局在全国省级以上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员专业理论考试参加者的简单回顾,应该讲,“计量检定员证”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计量人员学历、职称、水平等各个方面参差不齐),还是起到了某些积极的作用(学习业务、提高自己、做好本职工作),当时在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内部,学习钻研业务的风气非常盛行也非常好,但后来..............(此处省略若干话)。所以现在,国务院发文决定取消“计量检定员证”,是完全正确的。至于今后如何与注册计量师合并实施,考虑到毕竟“计量检定员证”是实行了30多年的政策,其牵扯的面比较广,的确需要国家质检局与国家人力资源部共同制定相关制度政策,以更好的将国务院决定落实到位,千万不要再穿新鞋走老路。

文章来源网络,由中测校准平台总结发布,供业内读者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