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计量制度源远流长,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古代计量称之为“度量衡”,是对长度、体积、重量计量的统称。各个朝代的计量制度,都有很大变化,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上古时期

据传说,氏族社会后期,氏族领袖颛顼(zhuanxu),已通过观测星辰推算一年的长度。


《大戴礼记·五帝德》篇说,“黄帝设五量”:衡、量、度、亩、数。


命羲和根据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来制定历法,把一年订为366日。


《虞书·舜典》说,“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协调各部落氏族的日月和四时季节,对历法和度量衡作了协调统一。


大禹治水使用“规矩准绳”等测量工具,丈量规划四方土地。


大禹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建立度量衡标准的人。《史记》记载“(禹)身为度,称以出。”就是以大禹的身长和体重作为长度、重量的标准,并把它复制到木棍、矩尺和准绳上,治水工程即使在不同地区也就可以复制和传递量值。大禹派遣人去四方勘测,“步”便成为测量大地最原始的单位。“规矩准绳”就是最古老的测量工具。


用“准”定平直,“绳”测长短,“规”画圆,“矩”画方,“矩”还可以用来定山川之高下、大地之远近。“跬步”作为长度单位起源于走的动作,《孔丛子》说“跬,一举足也,倍跬为步。”即一条腿跨出的距离称“跬”,再把另一条腿跨出的距离称“步”。这些都说明了大禹运用各种测量方法最终达到治水的目的。



这些传说记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古时代计量发生的萌芽情况。古代用人体部位或其他的天然物等作为计量标准,如“布手知尺”、“掬手为升”、“取权为重”、“迈步定亩”、“滴水计时”进行计量活动。 


图片

2、先秦至汉

秦国商鞅变法,改革亩积制,并行“平斗桶、权衡、丈尺”之法。公元前344年,商鞅亲自监制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发到全国各地,努力督使统一的度量衡制度得到贯彻执行。“商鞅铜方升”、“商骨尺”的存在,是商鞅推行统一度量衡制度的历史见证,方升上的铭文记载了商鞅监制度量衡这件事和方升本身的容积。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颁布诏书统一度量衡。秦始皇二十六年诏书全文:“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大意是:他继位的二十六年后,兼并了各地诸侯王国,百姓得到安居乐业,自立皇帝封号。下诏书给两位大臣,务必把全国的度量衡都统一起来。诏书全文共40字,简要地说明了统一度量衡的历史背景和对统一的要求。此外,还监制许多标准器。这是中国计量史上的大事件。 



图片

此外秦朝还制定了严格管理和校验制度。秦朝实行官制度量衡器具,加封鉴印,相当于现在的计量器具制造许可证制度;仲春、仲秋度量衡全国统一校验,相当于现在的强制检定和周期检定。秦律还严格规定了有关度量衡器具允许误差的标准和超出标准的处罚办法。





 承秦制,刘邦令张仓“定度量衡程式”:

度制——分、寸、尺、丈、引,十进制,

即: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

量制——龠、合、升、斗、斛,除龠、合外,其他皆为十进制,

即: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

衡制——铢、两、斤、钧、石,非十进制,

即: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




图6   铁制官权   西汉漏刻


我国汉代已用声波作为长度基准,具体的量值复现是用“黄钟律管”。





西汉末年,王莽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度量衡制度改革,取得了两个方面的成果:

形成了中国古代度量衡最系统最权威的理论体系。

二是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制作了一批度量衡标准器,为这一改革提供了实物依据。《汉书•律历志》收入了“审度、嘉量、权衡”三篇,总结了先秦以来度量衡的发展,把单位量值、进位关系、标准器的制作及管理制度等详细记录下来。





新莽铜嘉量,集龠、合、升、斗、斛五个容量于一器,誉为旷世瑰宝。现藏台湾省博物馆;


出土的“青铜卡尺”,原理、构造与现在的游标卡尺差不多是一样的,不但用途广泛,而且精准度极高。青铜卡尺是王莽在公元1世纪发明的,而游标卡尺是16世纪由法国人发明的。


中国度量衡制度经过秦汉两代的演变和发展,已经兼有了理论、法制和科学的特征,是古代度量衡制度较为完善的时期。


图片

3、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到隋朝统一之前,政权分散,更迭频繁,管理失控、法制废弛,度量衡制度极其混乱。与秦汉相比,长度增大十分之三,衡度和容量增大一至三倍,成为中国度量衡发展史中的混乱时期。


在这个时期发明的圭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天文仪器之一。


 “圭”和“表”两部分,互相搭配,用来量度正午日影长度。“圭”平置于南北方向,表垂直立于圭的南端,根据正午表影投射在圭面上的影长,来判断冬至日、夏至日与二十四节气。 


图片

4、隋唐至明清时期

隋文帝统一中国再一次统一了度量衡,把前期增大的单位量值固定下来。实行大小二制,调律制乐改用小制,民间仍用大制。唐代设大府寺主管度量衡,改造斗、斛、尺、秤,颁发标准器。  


漏刻,是古代重要的计量工具。中国漏刻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世界上最精确的计时器,日误差大多在20秒以内,欧洲直到18世纪机械钟的出现才开始超过漏刻。



宋景德年间,刘承硅详定秤法,试制出精密戥秤。由于衡器不断改进,唐宋两代将衡重的“两、铢、累、黍”非十进位制,改为“两、钱、分、厘、毫”十进位制,计算方便,计量精确。元、明、清各代的度量衡都沿用唐制,基本上是统一的。



朱元璋整肃计量器具,清查贪官污吏,定下记账数字一律大写“零、壹、贰、叁、肆、伍、陸、柒、捌、玖、拾、佰、仟、萬、億”的规矩并沿用至今。

康熙皇帝亲自累黍定尺,定出营造尺尺长。在康熙钦定的《数理精蕴》中,列有度量衡表,具体规定了金、银、铜、铅等金属每立方寸的重量以及升、斗、斛、石容量的具体方寸数。


隆皇帝仿新莽嘉量和唐太宗时张文收所造方形嘉量图式,设计和制造了清嘉量。清嘉量既能统一反应度、量、衡基准,还能表现出莽尺、清律尺、营造尺三者的差别,而在形制与有关数字上又与古制一致,设计制造很不容易。正是由于康熙、乾隆等对统一度量衡的重视,清初的度量衡制度,没有出现大的混乱。


后来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造成全国度量衡制度更加杂乱。当时的“海关权度制”导致了英制、俄制、法制、德制、日制纷纷传入,量值差异极大。清末重定划一度量衡制度,采用万国米制。

5、建国后

1959年,我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确定以米制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人们日常生活已经习惯通用的市制可以保留,还公布了《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际单位制创建以后,国家计量部门积极准备推行工作。





197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管理条例(试行)》,其中第三条规定:“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是米制,逐步采用国际单位制,目前保留的市制,要逐步改革,”1978年成立国际单位制推行委员会,负责推行国际单位制的工作。1984年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要求全国到八十年代末基本完成向法定计量单位的过渡,允许市制单位使用到1990年年底,从1991年元旦起,一般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我国历史上计量的发展,

为人类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感谢您陪着小编沿着中国计量的历史足迹,

重走中国计量路。


延伸阅读:近现代的计量发展史



1799年



1799年6月,大地测量完成,依据规定的新数值,制造了纯铂质的米原器和千克砝码原器各一件,作为权度的标准。

1875年



国际《米制公约》签订是国际近代计量突破古代传统度量衡的标志。《米制公约》规定了国际单位:米、千克、秒。

1950年



设立度量衡处,负责全国度量衡管理工作,由著名计量学家吴承洛任处长。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度量衡管理暂行条例(草案)》。

1952年



向苏联等国订购了第一批计量基准器、标准器。至此,我国计量事业由传统的度量衡开始向近现代计量转变。

1976年



我国参加《米制公约》。我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发展了近代工业,才催生了我国近代计量科学研究的开始。

1980年-1995年



是我国计量工作调整、改革,通过计量历法建立我国国家计量体系的重要时期。

1998年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成立,标志着计量与质量、标准化的进一步结合。

1999年



1999年10月,第21届国际计量大会以米制公约的签约日——5月20日作为世界计量日。

2000年



从2000年开始,世界各国开始了世界计量日一系列宣传活动。

2001年



国务院决定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和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合并,组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升为正部级机构,使得计量能够更好地与质量、标准化和检验检疫相结合,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011年



10月,第24届国际计量大会正式批准用普朗克常数重新定义质量单位千克(kg),用基本电荷e重新定义电流单位安培(A),用波尔兹曼常数k重新定义单位开尔文(K),用阿伏侞德罗常数NA重新定义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

2018年



国际单位量子化演进,带来的影响将广泛而深刻,引领从理念、制度到各领域的全方位的变革,不断催生蓬勃的科技革命,我国将迎来计量单位全面量子化新时代。新组建的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在大市场、大监管、大质量理念的指导下,为中国计量制度体系的改革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有利于计量基础作用的进一步发挥,更好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现在,计量早已不局限于“度量衡”,包括时间计量、长、热、力、声、光、电计量,化学、生物等,计量得到迅猛发展。计量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更与百姓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一篇小编将带你走进计量的作用。




文章来源网络,由中测校准平台总结发布,供业内读者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