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自己是不是重点人群(是否高风险地区、是否有症状、是否有其他高风险因素),然后再想是否购买(如买得到的话);如果有条件,仍然建议就近核酸检测;
新冠抗原检测,检测结果是阳性,不代表是真阳性;检测结果是阴性,一般不会有问题;
一旦结果阳性,不要慌,联系社区、医院,第一时间做核酸检测,期间做好隔离措施。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3月15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解释道: “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因为我们疫情防控措施比较好,我们国家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的话,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是假阳性,当然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85%敏感性、97%的特异性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检测,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在感染率低的地方检测,其准确率是比较低的,也就是假阳性的概率非常大。为方便大家比较,现计算出几种感染率下对应的“抗原检测阳性,实际感染”的概率和“抗原检测阴性,实际未感染”的概率,列于下表,供参考: 由以上可知,即便是在感染率达到1%时(以上海2600万人口为例,感染率1%即感染人数26万),当抗原检测为阳性时,实际感染的概率只有22.25%,即100个阳性案例中只有22个是真的。但是如果抗原检测为阴性,基本上有99%的概率是真的未感染。 这样的差距是不是过于大了?要搞清楚其中含义,还是首先要明白几个专业概念(文末附)和几个其中区别: 个体与群体的差别 “筛查试验”与“诊断试验”的概念及差异 “敏感性、特异性”的概念及疾病“流行率”的影响 为了把真实的感染者尽早、尽快筛选出来,降低其隐匿传播带来的影响,新冠的抗原筛查试验,允许有一部分“假阳性”(检测出来有问题,实际上没问题);而尽量避免“假阴性”(检测出来没问题,实际上有问题);在其他一些预后差、漏诊后果严重的疾病中,比如NIPT、梅毒筛查,也采取了同样的逻辑。 “新冠抗原检测”实际上上属于一种筛查手段,是核酸检测的“补充手段”,“筛查”注重“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目的是重点人群分流分级管控。筛查的目的是为了诊断,诊断的目的是为了干预。 核酸检测是新冠检测的黄金标准,结果准确,清楚明白,所以核酸检测其实可以归到“诊断试验”的范畴中;之所以国家还在谈“大规模核酸筛查”,是利用诊断的技术手段将防控的关口前移,用以配合“动态清零”大的政策。这也和新冠的高传播力、高隐秘性的特点是关联的;当然这里也有变通的方式“混检”:“5混检”、“10混检”、“20混检”,既节约了检测成本,也节约了总体检测时间;唯一可能麻烦的是,一旦阳性,要把混检的人群再找出来重新“单检”。所以“混检”的应用与疾病的“流行率”也相关。 官方原文解释读三遍:抗原检测的特点是快速、简便,打个通俗的比方,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就是通常的妊娠实验的方法。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的敏感性比抗原检测要高100到1000倍。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拿核酸检测去做确认。但核酸检测是阳性,不管抗原检测结果如何,被检者都要当做新冠病毒感染者或者确诊患者来采取措施。(文章内容来自知乎:基因江湖)
文章来源网络,由中测校准平台总结发布,供业内读者参考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